EDVVE79465BRFREF5ECE

 

OKAPI 推薦

  •  

    文/李惠貞2016年01月14日

    雜誌不拘泥於既定的風格,總是隨著時代的脈動而改變。好的雜誌能夠表現出書本無法呈現,只有雜誌才有的時代性、時尚感、情報性、以及一種高亢感。雜誌創刊──一群認真生活的人用心的經營生活的故事,我們邀請雜誌的靈魂,一共四位總編輯分享雜誌的生成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敘說每一期的核心與信仰,帶

內容簡介

  寧靜踏實的生活情味,燦爛華麗的傳統祭典,蘊育出京都深沉豐厚且獨特的風景,自在而喜樂。

  溫暖親切的文字,加上細膩白描的插圖,讓《千年繁華》所傳達出的古都風華,在無數讀者心中激盪出難以忘懷的感動。這回,壽岳章子再度娓娓道出說也說不盡的京都故事:果子師傅把失敗的果子黏在牆壁上、雖不起眼但被作者深深珍惜稱為「心店」的醬菜小店、光憑聲音就能聽出製作是否有差錯的扇骨師、「八百文」曾經是高尚的象徵、料理用京腔解說而變得更加美味、「三木蓬萊堂」門前的奉茶令人窩心……種種街巷中的人事風景,無不依著時移事轉而愈益深濃。

  諸如傳統的各式慶典,讓京都風味與精神更顯華麗。源自平安時代的祇園祭,工藝精緻,場面壯闊。在大太陽底下,一大夥大漢齊心協力讓高達數十公尺、重達十噸以上的山鉾車在巡行途中進行數次九十度大轉彎,讓圍觀人群不顧大汗淋漓地加油吶喊、鼓掌喝采;此時周遭店家邀請有緣人進去坐,享用滿桌茶點並消解疲勞;祇園樂手的樂音和燈籠則把祭典的歡欣熱鬧延續到深夜,內蘊濃厚的祇園祭這才依依不捨地走入寂靜。

  壽岳章子信筆寫來,回憶所至,漫步一間間老舖、神遊繽紛壯麗的傳統祭典,垂首低迴,京都的自在喜樂盈滿心中。

作者簡介

壽岳章子(1924~2005)

  1924年(日本大正13年)出生於京都。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法綜合學部畢業。1987年(昭和62年)3月從京都府立大學退休,結束了36年的大學教育工作。專研中世日本語語彙和語言生活史。

  其父壽岳文章為知名的英文學者兼翻譯家,當時京都藝文界重要人士如河井寬次郎、柳宗悅、新村出、柴山全慶法師等、皆是壽岳家的座上賓。壽岳章子心思細膩醇厚,筆調溫柔婉約,行文間款款流露出「生於京都、長於京都」的依戀之情,而筆下的日常瑣事不只是壽岳家甜美的生活回憶,更處處勾勒出京都的人情風光,悠遠深厚。

  著作有:《修辭學》(共文社出版)、《女人活著》(三省堂)、《日本語的背後》(講談社)、《日本人的名字》(大修館)、《京都日常用語》及《思之深》(朝日新聞社)、《日本語與女性》(岩波書店)、《逝去的難忘日子》及《東北發信》(大月書店);以及「京都三部曲」的《千年繁華》、《喜樂京都》、《京都思路》(草思社)等書。

繪者簡介

澤田重隆(1918~2004)

  1918年(大正七年)出生於東京。東京高等工藝學校(現千葉大學)圖案設計科畢業。擅長運用現代視角觀察日本各個城市及市民生活的百態,繪製出一系列的日本風情畫,並以此為終生職志。在本系列中,他以多樣的技巧和畫風畫出東京下町、京都、奈良等地,深深打動了讀者的心。 繪本作品有《千年繁華》、《喜樂京都》、《京都思路》、《鎌倉》、《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以及《奈良的街道》、《節慶到了!嘿唷》、《煙火》、《魚市場》等。

譯者簡介

陳(女閒)若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從事編輯工作多年,現專事翻譯。譯作有:《巴黎迷路風情》、《拾手可得的生活樂趣》、《托斯卡尼的廚房》、《東京下町職人生活》等書。

目錄

推薦文 陰陽調和之美的京都/ 韓良露
推薦文 玩味京都/ 葉怡蘭
序文 京都居,樂無窮/ 壽岳章子

1、祇園祭

祇園祭宵山不可思議的魅力
大太陽底下目瞪口呆看「□迴」
危險和希望相抗衡的祇園祭

2、京都憶舊

消失的祇園石段下的八百文 清潔的心店、醬菜店的竹田
父親心愛的茶——三木蓬萊堂與竹村玉翠園
多彩多姿的京子世界——鼓月與老闆娘的氣魄
川端道喜的粽子和越後屋的卡斯特拉蛋糕
花遊小路上令人懷念的照相館「宛達司」 我心愛的老舖——菊光堂、宜星、近又
裱裝、篆刻、美術出版——才華洋溢的學生們
向觀世流的浦田師父學習謠曲
扇骨師荒谷祝三與染師池田利夫
令人領會京都深奧的藤田藝術
新町百萬遍——進進堂的麵包與我的青春時光
百萬遍的柏軒、和絃、西村、今川的二三事
Comptoir和佛朗明哥的迴響
北野、松崎到鞍馬地域
山科、伏見與嵯峨野地域
京都的長屋生活與窄巷思想
百足屋町居民的鮮活居住樣貌

後記 澤田重隆

京都的美術館、博物館巡禮
伏見的町名之旅

 

推薦序一

陰陽調和之美的京都 韓良露

  親人的死亡,往往是個人感時傷懷的開始,逼使我們回頭去看生命的流轉,透過回憶去重新體驗時光的溫度、往事的重量,原來,許許多多我們收藏在意識底層的人生點點滴滴已經化身成瓶中的精靈,等待主人的召喚現身。

  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寫於母親逝世之後,就像追溯母親的源頭般,壽岳章子以〈我家的居住風情〉、〈我家的服裝故事〉、〈我家的飲食生活〉、〈我家的精神生活〉為引線,記錄了壽岳的父母的生命故事與一家人成長的記事,整本書出現了許多生活的細節,像如何大掃除、換榻榻米,縫製和服,買草鞋、木屐,準備家中膳食,朋友交誼與京都的日常生活百態……我們可以說,壽岳章子的京都第一部曲,是陰性的京都,關於她自己的母親也關於京都這個大地母親的家常性情,因此整本書十分溫暖、動人,有著深沉的慰藉,藉著京都人對日常生活之美的保護,讓我們沉浸在大地之母的永恆懷抱之中。

  雖然京都第一部曲大受歡迎,但壽岳仍然等了五年之後,才提筆寫京都回憶的第二部曲,這一回寫作的情感動力來自另一位親人的辭世,當壽岳開始追悼父親的往事,我無法確知壽岳章子是自覺或只是我的個人臆測,她關注的京都焦點,突然從上一本書的母親象徵家庭的女性角度,而轉向了父親代表社會的男性思索,她開始梳爬京都社會更深層的陽性結構的意識及能量。

  如此一來,壽岳章子的京都之二──《喜樂京都》,以祇園祭的序曲為開端就一點也不奇怪了,京都四時祭典一向是支撐京都社會運作的重要事件,四大祭中又以祇園祭最重要,長達一個月的夏祭,是凝結京都人身分認同的要角,連我這個異鄉人,幾次在京都遇上祇園祭,街道上鎮日放著如同催眠般如夢如幻的除癘樂聲,京都的時間就突然回到了遙遠的過去,在日本平安時代,經過了一次嚴重的瘟疫之後,京都人每年夏天都舉行祇園夏祭,催魂的古樂用來洗滌靈魂求神赦免保京都人平安。

  「平安」一直是京都人集體心靈圖象中最重要的集體符號,從京都立平安王朝以來,京都人的父權形象一直是保護型而非侵略型的,壽岳章子在書中提到了日本的最大的父權形象,在京都時的天皇是備受人民愛戴的父親,但遷都東京後的天皇卻變成令人畏懼的。

  日本的宿命,在明治天皇決定從京都遷至東京後,有了本質的變化,京都千年天皇一系,都聽命於平安王朝的神諭,其間政治或有動亂,但基本上京都這個內陸盆地的魂靈一直是以安定為重,京都是內縮內省之城,皇城坐北朝南居中,上中下京為骨幹,左右京為輔佐,四方天下以向皇居臣服安定為上,小小的京都城,人口一直都不超過百來萬,有千年古禮要守,野心從來不會太大。

  但遷都至東京海灣的新都東京就不同了,從一開始的東京的風水就不重中道,東京是擴張型的城市,從來沒有個中心,京都是向內看、向傳統回顧之城,但東京卻是向外看,向未來瞻望之都,沒有平安王朝之保命符的東京,遷都後就一連串地打起日俄戰爭、滿州戰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東京,何其不平安啊!

  京都人一直是日本反戰的大本營,壽岳章子在本書中以輕描淡寫的方式,寫出京都人對戰爭的無奈及厭惡,四條通上原本賣銅器的菊光堂,在二次大戰時,為順應政府的徵召,只得把店內所有金屬製品全都捐出去,之後只好改賣茶具──戰爭所摧毀的,從來不只是人命,菊光堂原來的工藝文化的傳承就因戰爭中斷,而壽岳章子之後還告訴我們,這個當時下徵收金屬命令的工商大臣是岸,在大戰後卻依然當上了總理大臣。

  壽岳章子在書中描述的男性形象,不管是她的終生致力於英國文學研究的父親或篆刻家水野先生、觀世流能樂師浦田先生、扇骨師荒谷祝三、染織師池田利夫以及保護京都老街的政治家木村萬平先生,壽岳章子呈現的都是正面的陽性力量,這些建構社會職業骨幹的男人,是保護社會的父親,和滋養家庭的母親,一起攜手創造京都的美好生活。

  壽岳章子的京都,是一則陰陽調和的神話,京都人曾經擁有美好的烏托邦,社會父親與家園母親相親相愛,就像壽岳章子的父母般,走過艱難的時代,建立了豐富完好的家園。而壽岳章子相信,只有能照顧人民,讓生活之美與平安傳承下去的才是理想的社會和國家。

  京都是一個文明的隱喻,生活美學絕不只是消費性的能量,而是社會哲學性的動力,誓願過好自己平安美好小日子的人們,往往比滿口空言政治理想的人,更願意保存文明神聖的傳承,這樣的文明注重的是陰陽力量的調和而非對立,京都的緩慢、念舊、保守的價值非但不反動,卻比政治的激進主義更進化,保存京都的價值,絕非只是維護京都的祭典、老街、手工藝、生活儀式……壽岳章子要告訴我們的不僅於此,《喜樂京都》說的是京都文明的喜樂在於尊重文明平安的延續。

推薦序二

玩味京都

葉怡蘭

  最近,讀了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2—喜樂京都》(馬可孛羅出版)。和前年第一次乍見前一本《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一樣,展讀之際,昔年京都行旅記憶瞬間嘩地湧現眼前,一時間滿心思念愁緒,久久低迴神往不已。

  那趟,停留時間不到一週,然京都種種,卻是點點滴滴都深深刻進心版,在接下來的幾年歲月裡始終不斷咀嚼玩味。

  我總覺得,京都之美,其實存在於這城市千百年來不斷淬煉積累而成、無數的兩向對照、揉合與交映:

  禪與藝,無與有,象與形,簡與繁,樸實與精緻、自然與人為……。因而在一任優雅寧謐潛靜無波裡,卻含藏著驚人的、彷彿永遠也探究窮究不完的,無限豐富複雜的內涵內蘊。

  而壽岳章子的這兩本《千年繁華》,在如我這樣對京都既傾慕又迷惑的異地人而言,其實提供了一個非常在地生活視角的絕佳深入觀看與思考角度。

  在我看來,單從閱讀經驗看,《千年繁華2—喜樂京都》在整體的嚴謹度與優美度其實是略略不如前一本《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的。

  《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自壽岳章子的家庭與成長記憶出發,從住家在京都各區的遷徙,家裡頭用的榻榻米、掃帚、木屐,一年四季的衣服,餐桌上的醃菜、豆腐渣、山藥泥飯、京野菜……,由內而外反映京都種種,洋溢著一種情味綿長的韻致。《千年繁華2—喜樂京都》則從自己的生活出發,穿插入許多京都人京都事京都慶典的描述,一路說到京都老店的第二代故事,節奏因而顯得較為跳躍混雜。

  但也因著如此,卻更多流露了壽岳章子對於京都的熱切與自豪之情,與焦急著希望一切都能堅守如舊的深刻期許。——這種種,看在同樣出身古都的我的眼裡,真是分外心有戚戚焉。

  而在閱讀此二書的時刻,我總是忍不住,要為自己沖一杯日本茶、特別是來自京都的玉露茶佐書。

  玉露茶,這種在茶樹發新芽階段特別予以覆蓋不接觸陽光,因而醞釀出極甘甜醇美的茶香的日本綠茶,在沖泡時需得非常注意水的降溫,約莫50℃上下,拿捏穩妥,方能綻放出令人驚異的、既雄渾飽滿又圓潤婉約的奇妙滋味。

  書中,作者的父親總是堅持要花上至少超過半小時時間,不理會章子的催促,靜心等待熱水到達適溫,才好整以暇地泡茶。

  這對於也常常因為不耐煩慢慢等、遂而即使明知自然降溫的味道才是最棒,卻仍忍不住偷偷使用一些「小撇步」以求快速降溫的我來說,讀到這段,真宛如一次當頭棒喝。

即使在尋常生活裡,仍舊每一細節裡時時刻刻用心細膩認真執著一點不輕忽輕率。

而這就是,京都之所以為京都吧!我深有所悟……。
癮,怎樣也戒不了呀。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1905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余蓉 新冠肺炎疫情讓春季開學時間一再延遲,學生們被困在家。為了儘可能消減延遲開學對正常教學秩序的影響,3月9日起,湖南省不少地市州組織中小學生進入新學期學習的「停課不停學」新階段。 線下的學校生活被複製到了線上,既滿足了部分學習剛性需求,也產生了「水土不服」。幾天來,「老師變身『十八線主播』手忙腳亂」「家長成『助教』,疲於各種打卡」「上課如看電視,孩子易走神」「師生感情聯繫紐帶斷裂,互動性不強」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凸顯。 「停課不停學」,究竟該如何教,怎麼學?它真正要教會學生什麼呢? 都很累,但教學效果卻不確定 上課之前,不少家長對上新課表示歡迎。「孩子小,學習習慣的培養正處於關鍵期。如果只是『打醬油』式的複習鞏固,顯然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長沙市一名初一的學生家長陳女士告訴記者。 正式上課之後,陳女士卻感覺到了力不從心。她說:「孩子沒有手機,需要我用手機不停地為他打卡,上下課簽到、收發作業等等。一個人學習,兩個人都忙。」 小學生家長更累。衡陽一位小學五年級家長李女士說,如果孩子上課她不坐在旁邊「陪讀」,孩子經常聽課走神。「有一次,我讓他自己聽完一節課,然後問他都講了什麼,他茫然地說沒記住。」 根據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網際網路+教育」研究團隊近期發布的《疫情期間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學數據調研報告》顯示,由於各種原因,有13.29%的家長不能配合學校在線教育教學。缺少家長這個重要的「助教」,在線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老師也並不輕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錄播、直播的線上教學技術,也給老師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光是為了選擇一個合適的直播平臺,湖南師大附中高三數學備課組的老師,就花了整整一天時間來篩選。「我們需要事先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平臺的各種操作,不然,在直播課上跟學生互動就會手忙腳亂。」備課組組長劉東紅說。 「錄播課程只有30分鐘,卻需要無數個線下30分鐘才能製作完成。」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江灣小學教導處主任唐傑靈說,錄播課程不僅需要像公開課一樣,備課和講授無數遍地推敲,還需要進行錄製和剪輯。「這也是最難的地方。」唐傑靈告訴記者,視頻模糊不清,或者哪句話磕巴了,又或是道具突然「失控」了,這些狀況讓一節課要拍上10多遍才能完成。 即使很累,但教學效果卻不確定。「線上教學我們用的是統一資源,不可能照顧到每所學校的實際學情。學生到底聽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們目前還不能真實地了解。」長沙市芙蓉區一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這也給以後的課堂教學留下了很多「作業」。如何了解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應該採取何種「補課」措施,這些新的難題帶給各位任課老師不小的挑戰。 同時,在線教育是直接以千萬師生家庭為單位開展實施的。農村家庭電腦擁有率過低,加之父母外出務工對小孩智能電子產品使用的影響,在線教育對農村地區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家庭仍具有巨大的挑戰性,農村地區在線教學效果與城市地區也存在較大差距。 是挑戰,也是教學方式改變的契機 「高三學生的學習是剛性需求,我們很早就著手研究線上教學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數學備課組組長劉東紅說,老師們迅速行動起來,學技能、重設學習模塊,無論是微專題、慕課的錄播,還是在線答疑直播教學,正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雖然辛苦,但劉東紅覺得這也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契機。「這段時間,我和同事都發現,相比傳統課堂,線上教學有很多優勢。」劉東紅說,網絡平臺突破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容量,老師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直播課堂討論區的大容量也讓更多學生參與實時互動,微信群QQ群的建立讓老師和學生可以直接點對點的幫扶指導。這些都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了進一步滿足。 「這些新奇的線上教學體驗,是我20多年從教生涯里從沒感受到的。我想,在我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還會經常運用這些。」劉東紅說。 邵陽武岡思源實驗學校也以此為契機,大力促進老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早在兩年前,我們就建成了智慧學校,但是真正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老師大多是年輕老師,占比不到50%。這次線上教學的開展,我們安排了一對一的輔導,全體老師都掌握了信息化教學手段。」校長唐聖斌說。 讓學生直接受益的,還有網絡平臺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此次初中部的線上課堂,我們採用了北京四中網校的教學資源,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和北京的學生同上一堂課,極大地拓展了他們的學識和視野。」唐聖斌介紹。 全省各個市州也組織了名校名師錄播在線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免費開放。「給我們上課的都是郴州市各個名校的名師,他們的課講得很生動,也很有趣,我很喜歡。」郴州市安仁縣宜溪學校初一的小艾同學告訴記者。 「線上教學的開展,其實也是教學方式轉變的良好契機。教與學在時空上雖然發生了分離,但教育本質沒有變,老師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知識講授者,而且還要變成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不能停留在被動接受網課教學上,而要發揮主體作用,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知識的建構者。」湖南省教科院教研員彭瑋婧說,這就倒逼著老師想一想,如何培養學生在沒有人監管下的自學能力,還要考慮藉助網際網路環境重構師生之間的良好關係。 彭瑋婧建議:首先,要幫助學生擬定好學習目標,激勵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網課的課時與過去的課時相比有縮減,但不能簡單地停留在給學習內容做減法,而是要基於現在的教學時長,重新建構教學目標,更不能因為擔心網課效率不高,就丟給學生一堆學習任務或一堆學習內容。另外,這次疫情下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提升自學品質和訓練自學能力,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老師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學法指導的研究和錘鍊上,一要具有可操作性,二要有針對性。 家長作為學生居家學習的主要支持者,也急需獲得指導與幫助。「停課不停學的倡導和行為,要立足於密切家校聯繫,共創育人環境,而不是單純為了課程內容學習。」劉東紅說,學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教育與學習的目標上是一致的。從目前來看,家校合作比較好的學生,學習效果明顯好一些,「我們並不倡導家長來『陪讀』,而是配合學校來培養學生的自律和自學能力,這才能讓學生受益終身。」 學習,不局限於課本內容 疫情打破了安穩的日子,但疫情本身也是一本活生生的「大書」。延期開學背景下,如何將疫情中的世界萬象整合為孩子們學習的課程資源?如何讓孩子們在家也能像在學校一樣,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探索者? 湖南師大附中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學科知識融合,進行了一系列校本課程開發的新嘗試。關注時事新聞,學會理性發聲,黃寒雋老師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例指導學生撰寫時評;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的運動學是怎樣的,楊一鳴老師巧妙將物理知識與新冠肺炎結合起來;向陽老師結合生物學科內容,精細解讀新冠病毒;成子通老師採用歷史研究問題的方法,通過探尋歷史上重大瘟疫的始末,引導學生分析瘟疫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疫情帶來的深層思考》一課上,該校黨委書記黃月初說:「把疫情變成教材,讓災難成就歷練。我們是想告訴同學們:在這場疫情防控戰鬥中,你們不是局外人,現在不是,未來更不是。」 跳繩、做操、疊被子、洗衣服、打掃房間、學會做飯……延遲開學期間,武岡市紅星小學引導學生居家鍛鍊、學做家務,用行動承擔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多月堅持下來,孩子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三年級學生家長張先生說,相比學科知識的學習,這樣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更能幫助年幼的孩子成長。 益智遊戲、親子遊戲、在線遊覽、優秀電視節目、優秀紀錄片、科普影片、公益課堂、閱讀書目……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第二附屬小學為孩子們送上了內容豐富的「宅家自主學習大禮包」,受到學生家長的歡迎。 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一番動情的話語,在網絡上流傳:「疫情,是最鮮活的教材;災難,是最深刻的課堂。這次疫情,帶給了教育加長版寒假,也給了教育一個反思窗口期。作為教育人,要從災難中學會成長,從大疫中找到不足和教訓,並以此為起點,讓疫情轉化為變革教育的嶄新力量,直面過去存在的問題,調整教育未來發展的著力點,更好地回歸教育本真,打好教育底色,寫出教育新的奮進篇。」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4G42B7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5898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南屯心跳異常治療中醫大里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太平區瞳孔擴張或收縮改善中醫診所
太平區肌肉緊繃改善中醫診所 台中肌肉、關節莫名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南屯失眠改善中醫診所 潭子憂鬱治療中醫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大雅晚上淺眠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潭子口內疼痛治療中醫 網路評比不錯的中醫診所太平區強迫症中醫推薦 太平區情緒緊張改善中醫診所 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5546688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